影像 | 寻找文化记忆 讲述“非遗乌镇”
https://v.qq.com/txp/iframe/player.html?vid=z0344ufoa4i&width=500&height=375&auto=0
▲《花鼓人生》 由浙江视界出品
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,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。
昨日(6月10日),是中国文化遗产日,同时,也是首个“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”。中华文明源远流长,五千年的岁月积累了无数的文化瑰宝,早在1985年,我国就已加入世界遗产公约。截止目前,我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0项,总量位列世界第二。
中国文化遗产日
中华民族有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。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社会的现代化,我国文化遗产生存环境渐趋恶化,保护现状堪忧。为进一步加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,继承和弘扬,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“文化遗产日”。
京杭大运河
乌镇,这片江南历史文化丰饶之地,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,积淀深厚悠久的文化底蕴。“非物质文化遗产”渗透在百姓生活里,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,不仅仅是艺术的体现,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。截止目前,乌镇已有世界级、国家级、省级、市县级共31项非遗。
白莲塔
丰 富 的 非 遗
乌镇景区现拥有的31项非遗,包含了民俗、传统体育、游艺与杂技;传统手工技艺;民间美术;民间戏曲等多个类型。
- 民 俗
世界级非遗:中国蚕桑丝织技艺(桐乡蚕桑习俗)
浙江省级非遗:乌镇香市
- 传 统 戏 剧
浙江省级非遗:桐乡花鼓戏
嘉兴市级非遗:皮影戏
- 民 间 美 术
国家级非遗:蓝印花布
- 传 统 技 艺
浙江省级非遗:乌镇水阁
嘉兴市级非遗:三白酒酿制技艺
桐乡市级非遗:湖羊肉烹饪技艺
充 分 的 保 护
众多的非遗,对乌镇来说既是宝贵的财富,更是多了一份责任。现如今,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,许多地方的非遗都逐渐陷入一种衰败、甚至消失的境地,而乌镇,自始至终,都秉承着对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态度,充分挖掘非遗的价值。景区恢复了与传统相关的很多文化类活动,比如十二节令习俗、三白酒制作、姑嫂饼制作等,将“非遗”文化最原汁原味的呈现给四方游客。
姑嫂饼制作
踏白船
传 承 与 创 新
乌镇景区不仅对“非遗”文化进行了充分的保护,更对此进行了挖掘传承与创新开发。
挑选茧子
千百年来,乌镇人靠种桑、养蚕和种水稻维持生计。明代中期,乌镇就已经有了缫丝业,到了清代中晚期,镇上丝绸业愈加鼎盛。孕育出江南独特的蚕桑文化。
织锦
如今,中国蚕桑丝织技艺(桐乡蚕桑习俗)已经是世界级的文化遗产,乌镇景区一直致力于保护非遗文化,不单对传统作坊“益大丝号”进行了修缮、恢复,还寻找到技艺传承人,聘请他们来景区内制作,并积极培养继承人,甚至专门开辟出“非物质文化遗产”的展馆等,让非遗文化才在乌镇发扬光大。
益大丝号
乌锦制品
更是在乌镇国际当代艺术邀请展中,邀请国际知名艺术家安·汉密尔顿进行驻地创作,打造了大型装置作品《唧唧复唧唧》,将蚕桑文化与当代艺术相结合。
艺术作品:唧唧复唧唧
每一项非遗都各具特色,这是人类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文化宝藏。乌镇景区作为一个拥有历史文化底蕴的文化小镇,将继续带着使命前行,做好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,不让文化的脚步停滞。